为有效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对各专业的毕业要求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检验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分析员工各项能力的长处和短板,为专业公司产品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特制定必赢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和实施办法。
一、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为各专业每一届当年取得毕业证的毕业生。
二、评价组织及职责
由学院各专业负责人牵头成立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小组,实施和完成每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工作。工作小组主要由专业负责人、系主任、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行业专家等构成。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和员工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与配合评价工作的开展。
专业负责人全面负责本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组织开展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课程负责人负责提供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所需的课程目标达成度等基础数据;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协助系主任开展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工作,主要职责是收集、登记、整理、转送、保管各类员工学业成绩资料和评价反馈材料等;专业负责人会同专业骨干教师开展毕业要求达成度反馈信息的分析总结工作,依据各类数据分析和调研的结果,分析员工各项能力的长处和短板,研讨并形成专业持续改进方案。
三、评价周期
公司要求各专业对每一届毕业生均开展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定性与定量评价工作。同时,每3-4年对当年应届毕业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度的综合评价工作,用于对课程体系修订的持续改进。
四、评价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度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法以及基于毕业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调研的定性评价法。
1.基于课程达成度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
(1)赋权重值
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对每项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分解,列出支撑每条指标点的课程,并对每门课程在指标点中的权重进行赋值(li),每个指标点对应的所有课程(n个)权重赋值之和等于1(l1+l2+l3+…+ln=1)。
(2)确定评价依据的合理性
在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前,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指定熟悉该课程的责任教授对每门课程评价依据的合理性进行确认,评价依据主要包括考试、作业、大论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验、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活动等。
①考核内容是否完整体现了对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考核(试题难度、分值、覆盖面等)。
②考核的形式是否合理(除了期末考试外,是否采用大设计或大作业等形式考核员工是否获取该条指标点所列能力);
③结果判定是否严格(是否存在试卷很难,得分很高的现象)。
判定结果应明确说明“合理”或“不合理”,如果“不合理”,则不应采用上述试卷或报告作为达成度评价依据。
(3)课程达成度(技术性指标)评价
据对员工的考核结果(包括试卷、大作业、报告、设计等),进行课程对该条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如下:
①实践课
针对某门课程,以全部员工的报告或设计等作为样本,计算样本的平均成绩。若是五级制成绩,需要将五级制成绩换算成百分制成绩。例如,五级制成绩的优为95分,良为85分,中为75分,及格为65分,不及格不计入。
②考试课
考试课程对具体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计算由两部分组成,对第一次考试的试卷进行考点分析,取得平均考核成绩,然后行加权计算;而补考和重考通过的员工将其总分按照相关指标点的分数比例进行折算。
③计算方法
针对某门课程,选取修读该课程的一个班级作为评价样本。设定某一指标点中其中一个考核要求应得的总分为A,样本实际得分的平均成绩为B,则该课程支持该指标点的评价值为:

达成度值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
是指课程支持该指标点的权重值。
如果某一指标点中其中一个考核要求的分值由试题应得的总分A1和平时成绩应得的总分A2组成,采用试题实际得分的平均成绩B1与实际所得平时成绩B2作为评价依据,试题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则计算公式为:

如果某一指标点中其中一个考核要求的分值由试题应得的总分A1、平时成绩应得的总分A2和实验成绩应得的总分A3组成,采用试题实际得分的平均成绩B1、实际所得平时成绩B2和实际所得实验成绩B3作为考核依据,试题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10%,则计算公式为:

以此类推,各评价依据占总成绩的比例变化时,上述公式中Ai和Bi前面的系数做相应调整。在对课程各个指标点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课程各个指标点的评价值为Ci,
。课程所承担的各指标点Ci值的平均值为整个课程的评价值D。

其中,若各评价依据占总成绩的比例变化时,上述公式中“Σ”前面的系数做相应调整。对于实习、设计等实践类课程,依据课程考核的内容,可参照上述方法计算。
(4)指标点达成度评价
指标点达成度=S(各课程达成度评价值)。
(5)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计算各门课程评价结果,求出相应的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结果,取各达成度最小值作为该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
各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最小值建议不低于0.68,作为合格标准。各专业应对毕业要求达成度总体评价值进行分析,以便形成合理的专业持续改进方案。
2. 基于毕业生问卷调查及调研的定性评价法
各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毕业要求各指标点设计能力评价类的问题,通过在毕业生中开展问卷调查法获得毕业生的自评结果;也可以通过召开毕业生座谈会、调研毕业生实习单位等方法,调研毕业生的能力达成情况。
五、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各专业在认真分析和总结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总体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形成《**专业**届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分析及持续改进报告》。该分析报告应针对每一条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报告由各专业负责人提交给学院,学院组织院本科教学委员会对各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进行审核。
六、评价结果的利用
结合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达成度评价小组对各相关课程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修订提出建议,对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进行持续改进。
必赢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日